各二级学院(部):
根据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申报2026年度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研究课题的通知》要求(信息化教指委〔2025〕3号)(见附件1),为做好我校2026年度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题申报类别
课题申报类别分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课题申报团队可根据课题申报指南,结合自身研究情况,自行确定课题申报类别。
二、课题申报指南
课题申报指南仅作为提示课题重点和研究范围的参考,课题负责人可根据申报指南结合具体研究内容拟定研究方向,也可根据自身研究基础在指南外自选方向。
(一)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研究
1.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标准研究与建设
2.基于行业需求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路径研究
3.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课程思政研究
4.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设计研究
5.专业大类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内容研究
6.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研究
7.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实验实训教学研究
8.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9.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10.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11.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案例研究
12.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评价研究
(二)人工智能通识教材建设及应用研究
13.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教材开发路径研究
14.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数字教材建设研究
15.智能体在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材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6.人工智能通识教材更新机制研究
17.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材应用与评价研究
(三)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数字资源建设研究
18.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在线课程建设研究
19.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多模态数字资源建设研究
20.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试题库建设与应用
21.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数字化教学案例研究
22.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智能学伴开发与应用研究
三、课题申报要求
(一)课题负责人须为我校在岗教职工,必须全程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指导课题实施。
(二)课题负责人不超过2人,每位负责人(含第二负责人)限定申报一项,课题组成员最多只能同时参加两个课题的申报。
(三)支持和鼓励多所院校联合申报,鼓励吸收行业、企业人员参与课题研究与实践。
(四)课题成果必须在执行期内由课题组成员独立完成或参与完成。课题成果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研究报告、期刊或会议论文、编写出版教材或课程资源建设、教学设计或实践案例库建设等。
(五)已列入校级(不含)以上研究课题不得重复申报。
四、材料报送
(一)本次申报课题材料由各二级学院统一汇总之后报送,不接收各二级学院老师单独报送。《课题申报书》(注意下载2026年最新版),同时上报电子版(word 版本,不要发 PDF 格式),各二级学院报送时,汇总表、纸质稿和电子版(用“主持人姓名+课题名称”命名)顺序应保持一致。
(二)8月22前,课题负责人将签字后的《2026年度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研究课题申报书》(见附件2)一式五份(A3正反打印,骑马线装订),相关证明材料一式一份,装入档案袋,申请表封面贴于档案袋正面,提交至所在教学单位。
(三)8月29日前,各教学单位提交经审核、本单位公示无误的课题申报书一式五份,证明材料和汇总表一式一份,经所在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报送至教务处A2 207,电子版发送至1127740862@qq.com,逾期不再受理。
凡不符合申报书(包括要素、字数等)和结项(包括摘要、关键词、目录等)要求的,不进入评审环节。
教务处
2025年3月25日
关于申报2026年度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研究课题的通知.pdf
2026年度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研究课题申报书.docx
2026年度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研究课题申报汇总表.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