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学部组织思政课教师学习习近平对思政课指示的交流活动

发布者:亓艺璇发布时间:2024-05-17浏览次数:15

2024511日,全国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当天下午,我校思政理论课教研室主任宋彤欣就将公开发表的指示内容转发到本校思政课教师微信群,供大家学习。16日晚上,基础教学部主任郑彦离组织全校思政课专兼职老师进行线上学习感想交流,大家纷纷发言,谈认识,表决心,要努力把思政课教好。

思政理论课教研室主任宋彤欣说,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其实是对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发出了新动员。更加坚定了我们思政课教师乐教善教、潜心育人的信心底气。我和我的同事们将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思政课教学中来,在教学内容创新上下功夫,聚力创新“大思政课”建设,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上好每一堂课,不断为学生成长成才打牢思想基础。教师蒯浩然说,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殷盛杰说,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让我明白了思政课教师身上的重担。我们要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同步推进,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加快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体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入脑入心。穆潇雨说,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必须紧扣新时代新征程的教育使命,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这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让思政课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同时,我也深感思政教育的责任重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我们在思政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姚晓玲说,通过学习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我认识到新时代党中央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作为一名思政课老师,深感身上担子的沉重。为此我将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围绕课程教材体系,力求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讲好新时代故事,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创新理论和实践伟力。同时多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在教中学,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校内兼职老师也纷纷发言。张乘睿说,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丰富知识结构,努力挖掘好、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丰富资源,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从中华优秀文化中汲取养分,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任晓丹说,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是办好思政课的根本遵循。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武装头脑,在更高水平上办好思政课。胡俊颖说,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作用不可替代,我们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我们要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任俊霏说,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我深刻认识到了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性。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上好每节思政课,为国家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要做四有好老师,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为思政课建设注入活力。不仅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课后也要担负起作为老师的职责,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古晚婷说,习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将继续保持对政治理论教学的热情,理直气壮讲好“大道理”,当好“传道人”,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做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政治理论教员,不断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贡献力量。陈晓玉说,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让我们倍受鼓舞,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作为一名思政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厚实理论功底,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不断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要牢牢抓住“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构建完备的育人体系,努力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