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面向郑州市及河南省新能源汽车行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勇于创新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理论文化知识、实践技能,具备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培养满足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技能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专业师资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13人,占比72%;硕士以上学位教师5人,占比28%;双师素质教师3人,占比17%。本专业各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均配有专任教师,其中专业核心课每门课至少配备了2名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还聘有一批兼任教师,完全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3.实训条件与图书资料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有高压安全技术实训室、新能源汽车整车实训室、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实训室、动力电池及管理技术实训室、车身电气技术实训室、仿真软件实训室等六个实训室,实训设备价值510万余元。学校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9万余册,电子图书6万余册,其中本专业相关图书总计1.5万余册,可以保证学生的借阅。
4.人才培养方案摘要
主要课程:汽车构造、汽车机械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单片机与车载网络系统、电学基础与高压安全、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检修、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新能源汽车装配工艺、纯电动汽车结构与检修、混合动力汽车结构与检修、新能源汽车试验技术、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动力电池维护、检测、拆装、修复实训;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实训、整车电控系统实训、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
学时(学分)设置: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类教学项目等五个模块,总学时2540学时,总学分147学分。其中实践学时1534学时,占总学时的60%。公共基础课程共604学时,38学分;专业基础课程共304学时,20学分;专业核心课程共480学时,30学分;选修课程14学分;实践类教学项目45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