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智能汽车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融合了车辆工程、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电子工程、通信技术等多个领域,旨在推动汽车向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和共享化方向发展。

一、专业培养目标

智能汽车技术的培养目标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创新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智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智能汽车技术的培养目标不仅是传授技术知识,更注重培养“技术+工程+创新”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使其成为推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发展的核心力量。毕业生可在车企、科技公司、科研院所等领域担任研发工程师、系统架构师、算法专家等职位,助力未来出行方式的变革。

二、课程与实验设置

汽车构造与原理、汽车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计算机视觉(OpenCV、图像处理)、新能源汽车技术(电池、电机、电控)、车辆动力学与控制、自动驾驶系统设计(路径规划、决策算法)、嵌入式系统开发(ARMFPGA)、ROS(机器人操作系统)基础与应用、实时操作系统(AutoSAR)、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实验、自动驾驶仿真实验(CARLAMATLAB/Simulink)、车联网通信协议调试(CANoe工具)

三、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联合培养:

双导师制:高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课题(如车企提供真实场景数据)。

定制化课程:企业参与课程开发(如华为“智能驾驶认证课程”、百度Apollo高校合作计划)。

实践平台共建:

校内: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实验室(配备仿真平台、实车改装设备)。

校外:与车企、科技公司共建实习基地(如小鹏汽车自动驾驶测试中心、蔚来用户体验中心)。